你和孩子之间所有的沟通难、难沟通,都因你心中少一个“垃圾桶”
#头条家时光#
(资料图片)
父母不会沟通,亲子之间即使有爱,也难以亲密。
与其一张嘴就让孩子烦,不如学习一下沟通的智慧和技巧。
作者 | 夏天
几个月前,我几乎每夜辗转反侧。
儿子红着脸,冲我瞪大眼睛,歇斯底里怒吼的样子总在我脑海里反复出现。
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和儿子之间的沟通模式进入了争吵——暴怒——不了了之的恶性循环中。
不管我说什么,儿子总是会针尖对麦芒地跟我唱反调。
接着,我们的沟通就会从对问题的争辩转变成情绪的发泄,最后演变成母子之间的互相伤害。
印象最深的一次:
儿子伸了个懒腰,自顾自的说了一句:
“啊……这数学题怎么这么难呀。”
我趁机教育道:
“难者不会,会者不难,你觉得难,还不是因为你上课没有认真听讲。”
儿子听到我的话,生气地反驳道:
“你凭什么说我没有认真听课,你去学校看见了,还是老师告诉你了。”
我一听这话,直接火冒三丈:
“有你这么跟大人说话的吗?学艺不精还有脸咋呼。”
儿子瞪了我一眼,把笔狠狠摔在了桌子上。
我也不甘示弱,一把将他书桌上的东西全都掀在了地上。
他立刻站起身来,歇斯底里地冲我吼了一句:“你干嘛!”
然后,“砰”的一声关上了房门。
我看着满地的狼藉,又后悔又痛心。
后悔的是,我怎么又把事情弄成这样。
痛心的是,从前跟我无话不说的孩子,现在怎么这么难沟通?
我跟他讲道理,他油盐不进,还动不动就跟我吹胡子瞪眼发脾气。
甚至有时候,我都不知道我哪句话说错了,惹到了他。
其实,美国心理学家米歇尔·卢森堡教授曾经说过:
“错误的沟通方式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误解和冲突,让沟通的双方在语言中感受到的是暴力,而不是爱。”
经过一番深刻反思、总结和实践,我发现:
我和孩子之间的问题,不是我们之间没有了爱,而是错误的沟通方式让我们之间的爱付之东流。
想要让亲子沟通亲密顺畅,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三个理论。
杯子理论
曾看过这么一段视频:
一个幼儿园小男孩不小心把自己辛辛苦苦堆起来的积木撞倒了。
他拿起一只小象玩偶狠狠地砸向厕所。接着,捡回来再砸,循环了好几次。
妈妈见状,温和地教育道:
“孩子,你再怎么发脾气,积木也不会恢复原状。
你应该先想办法把积木堆好,而不是拿着小象撒气。”
然而,小男孩丝毫没有听进去妈妈的话,反而更加生气,他拿着小象向妈妈砸去,瞪着妈妈说:“我就砸,我就砸,我就要砸。”
妈妈气得抬起手就想要打他。
记得《全脑教养法》里写道:
“当一个人情绪失控时,他的大脑会自动关闭理性思维。”
所以,父母在孩子情绪爆炸的时候,越是强迫孩子冷静、控制,越是给孩子摆道理、讲事实,孩子反而越失控、越叛逆。
这就如同一位老师朋友与我分享的“杯子理论”:
他说我们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,应该把孩子看成一个装满水的杯子。
一个已经装满水的杯子,我们往里面倒再多的水,也是没用的,根本进不去。
这个时候,我们不妨想办法将杯子里的水先倒出来一些,这样才有可能往里加东西。
所以,当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时候,不妨先让孩子去说、去诉苦,甚至让他去狡辩。
只有当孩子的情绪发泄出来后,当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接纳、尊重和不抱敌意后,我们才有机会走进孩子的内心,我们的沟通才能真正有效。
就像网上那位外国爸爸教育跟自己使性子的女儿一样:
“生气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你可以生我的气,生妈妈的气,生姐姐的气,生自己的气。
有时候你可以直接停下来,大声发泄,或者拿枕头出气。
重要的是你不要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愤怒里,不要让这种心情支配你太久,因为时间太久的话就会出问题。”
在爸爸的接纳和引导下,女儿终于说出了自己生气的缘由:
“我不喜欢你骂我。”
其实,孩子发脾气,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跟父母求助。
只要我们给孩子表露内心的机会,愿意倾听,我们就能明白如何疏导孩子的心结。
垃圾桶理论
心理学家比昂曾说过:
“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得容器般的安全感——无论自己的冲动和破坏性有多严重,父母依然能够完整无损地站在那里。”
言外之意就是:
父母要做好孩子的“垃圾桶”,要接得住孩子的情绪垃圾,要给足孩子所需要的信任感和安全感。
看过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。
小女孩翠西出生在一个充满暴力的黑人家庭。
6岁那年,她被一对40岁的白人夫妇收养。
7岁时,有一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,大家围着桌子开心地吃饭聊天,不时地发出“哈哈……哈”的大笑声。
刚刚拔完牙,只能吃面条的小女孩突然情绪失控。
她“砰”地一声把碗摔在地上,一手捂着脸痛哭,一手指着养父母大骂脏话。
旁人都觉得小女孩是在无理取闹,且很不懂事。
但她的养父母却始终耐心安静地看着小女孩,并从她的谩骂声中了解到:
原来,小女孩愤怒的缘由是因为她刚拔了牙,正在承受身体的疼痛,大家却在谈笑风生。
她觉得大家不仅无视她的痛苦,还在嘲笑她拔完牙后的滑稽模样。
更重要的是,这种不好的感受更是勾起了她过往“一个人惨遭虐待,却无人问津”的痛苦回忆。
得知小女孩情绪失控的真正原因后,她的养父母没有强行纠正她的错觉,而是坚定且温和地看着小女孩,一遍遍真诚地澄清:
“我们并没有嘲笑你,我们都很爱你。”
直到小女孩持续发泄了快40分钟,渐渐平静下来的时候,她的养父母才轻轻地走到小女孩的身边,温柔地把手伸向她。
小女孩本能地扭过身去,回避养父母的目光。
她的养父母没有强制上前,也没有转身离开,依然耐心地等待着。
又僵持了十几分钟后,小女孩终于慢慢地转过身,用自己的手轻轻拍了拍养母的手,笑了。
第二天,小女孩在餐桌的留言本上,写了这么一行字:
“爸爸妈妈,我爱你们。”
说实话,我真的特别佩服小女孩的养父母。
他们没有把小女孩当成一个充满恶意的“小魔王”,而是把小女孩当成了一个不知所措的可怜孩子。
他们用自己强大的包容力、理解力、共情力和爱,接住了小女孩的情绪垃圾,并努力融化了小女孩心里的委屈、不安和愤怒。
武志红老师也曾说过:
“将孩子有毒的黑色能量,经由养育者的心力转化为无毒的白色能量,再返还给孩子。
这个过程就是‘去毒化’”。
父母接得住孩子心里的“垃圾”,才能捧得住孩子的心。
说到底,父母的接纳度和包容度,才是孩子能否对父母放下攻击、敞开心扉的关键。
滤网理论
纪录片《中国少年故事》中有一个片段特别扎心。
有一天,妈妈下班回家,看见儿子若愚的作业还没写完,就用有点发火的语气说了他两句。
而在此之前,一直跟若愚聊天的爸爸也已经到了要发火的临界点。
若愚看着爸爸妈妈满脸的愠色,突然说道:
“你们发这个火,回家前要考虑一下。
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瓶子,如果瓶子里的水都装满了,就会溢出来。
你们每天的工作把瓶子装满了,回到家只要看到我任何一点不好,瓶子就会溢出来,情绪也就发泄在我身上了。
所以,你们能不能回家前,就把这个瓶子倒一下。
或者你们带两个瓶子,你在外面一个瓶子,那个瓶子不影响你回家来。”
若愚的话一下子敲醒了爸爸妈妈。
他们终于意识到:
原来,他们是把自己在外面,在工作中的疲惫、烦心,焦虑……都迁怒到了孩子身上。
樊登老师曾说过:
“父母骂孩子百分之九十是迁怒,就是自己的挫败感,自己的无能感,自己的无能为力,迁怒在对面的这个孩子身上。”
孩子是家庭里最弱的那个人,自然也就成了父母负面情绪和糟糕心情的最终受害者。
更糟糕的是:
父母带着情绪去跟孩子沟通,不仅会徒劳无功,还会伤害孩子的内心,让亲子关系岌岌可危。
所以,想要跟孩子有一个顺畅、愉悦的沟通,父母一定要懂得滤网理论:
进家门前,把自己的一切坏情绪都过滤掉。
电视剧《小谢尔顿》里有这样一个片段。
小谢尔顿的心情不好,在吃晚饭的时候对家人发了脾气。
小谢尔顿的爸爸没有生气,而是温和平静地跟小谢尔顿说了自己一天的糟糕境遇,并告诉他再怎么样也不能把负面情绪带回家。
小谢尔顿听了爸爸的话,坏情绪瞬间消散,乖乖吃饭。
情绪都是会传染的。
好的情绪会产生正能量场,坏的情绪会产生负能量场。
父母学会过滤自己的情绪,把好的情绪留给孩子,孩子才能收起自己的攻击性和破坏性,学着像父母一样温和流畅地沟通。
傅雷曾经对儿子傅聪说:
“孩子,我在你身上得到的教训,恐怕不比你从我身上得到的少。
尤其是近三年来,你不知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。
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,学到了说话的技巧,学到了把感情升华。”
亲子沟通是每一个父母都要修习的功课。
当我们和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的时候,恰恰也是我们需要改变的时候。
我们只有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,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才能更好,沟通才能更顺畅,更有效。
共勉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