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总第2246期
2020年,万科、越秀、碧桂园、恒大、万达等诸多龙头房企跨界养猪的新闻在各大平台广泛传播,外界在震惊之余,也心生疑问,养猪真的有那么赚钱吗?
【资料图】
这些年,伴随猪价起起落落,很多养猪企业没了下文,但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夫妇依靠养猪连续三年蝉联河南首富。
牧原股份已经成为养猪界的传奇。
012022年业绩大逆转2022年,牧原股份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,斩获1248亿元,实现净利润149亿元,归母净利润132.7亿元,同比增长92.16%,是河南公布年报数据的107家A股上市公司当中唯一一家净利润超100亿元的豫股。
牧原股份与生猪行业的其他企业对比,业绩照样可圈可点。
在2022年猪肉价格先抑后扬的走势下,上半年牧原股份还大亏66.84亿,下半年扭亏为盈,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。
A股前五家猪企中,牧原股份是唯一一家盈利上百亿的企业,第二名温氏股份归母净利润为52.89亿元,尚不到牧原股份的一半。
牧原股份已经稳坐行业龙头地位,被称为“猪茅”。
牧原股份成立于1992年,于2014年1月上市,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,形成了集科研、饲料加工、生猪育种、种猪扩繁、商品猪饲养、生猪屠宰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。
凭借“自繁自育自养”重资产全产业链模式的优势,牧原股份相比同行有更高毛利率、成本控制力。综合起来就形成低成本的竞争优势。
本来这种不是规模效应的低成本优势是无法长期保持的,但是结合生猪养殖特性,牧原股份的这种成本优势形成了非常宽的护城河。牧原股份多次抓住风口红利和周期上行期,实现业绩增长,跃居行业龙头。
高光时刻的2020年,牧原股份狂赚274.51亿元,远超温氏、正邦,坐稳养猪界一哥位置。当年温氏股份销售毛利是19.61%,正邦科技为22.35%,而牧原股份竟达60.68%。
远高于同行的毛利率和利润,很难不让外界起疑,牧原股份业绩公布没多久就收到深交所的问询函。牧原的解释是公司的全自养模式对成本的节约优势非常明显。
牧原股份曾披露,其生猪养殖成本约为15.7元/公斤,其中非现金成本约为2元/公斤,而温氏股份和新希望成本均超过18元/公斤。
02降本增效的秘密成本一向是养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。正是因为与同行存在成本差距,牧原在买卖上多了一份随意。
2022年最后两个月,生猪价格大幅下降,但依然高于牧原股份养殖成本,因此,猪价回落之际,牧原股份依旧加大了生猪销售。
牧原股份的年报数据显示,去年11月公司的生猪销量为517.1万头,比10月增加39.2万头;12月销售602.7万头,比11月再增加85.6万头。
从近一年的猪肉价格走势来看,牧原股份的销售节点把控得非常好,在猪肉价格相对高位加大生猪销量,最终扭亏为盈。
既然牧原的全自养模式有这么高的毛利,为什么温氏、正邦等龙头养猪企业采用“公司+农户”模式,而不效仿牧原节约成本?
自育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的特点为企业自建养殖场,统一采购饲料、疫苗,雇佣农工集中进行种猪的育种和扩繁、猪苗的培育、生猪育肥等全部生产过程,并统一销售给终端消费者。
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全产业链可控。公司能掌握上游的育种、饲料,到中游的扩繁和育肥,再到下游的屠宰和销售。
从头到尾把控养殖的各项细节,节省人工费用的同时,还能实现科学化智能化养猪。
但是这种模式的问题是固定资产投入多,占用资金较大、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数额大。
牧原股份的年报数据显示,牧原2022年的固定资产为1064亿元,几乎与销售收入相当,远高于同行其他上市公司。固定资产/销售收入也远在新希望和温氏之上。
固定资产的大量投入也意味着大量的成本支出,很容易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。
而生猪养殖又属于典型的资本驱动成长的强周期性行业,资金是企业产能扩张的关键。
03千亿融资背后的隐忧毫无疑问,牧原股份走上了举债之路。甚至在2021年12月份,被曝出旗下31家公司商票逾期事件,引发市场一片哗然。
也正因为此事,关于牧原股份债务沉重的传言甚嚣尘上。
据第一财经统计,牧原股份上市以来已经累计募资991.57亿元,其中,直接融资414.25亿元(股权再融资271.03亿元、发债融资136亿元、IPO融资7.22亿元),间接融资(按增量负债计算)为577.32亿元。
就在前不久,牧原再次发布公告称为优化债务结构,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50亿元(含50亿元)的公司债。
若本次发行公司债顺利落地,牧原股份上市9年内,累计融资金额将超过1000亿元,而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尚不到600亿元。
牧原股份2022年的资产负债率为54.36%,较最高时的66.48%有所降低,相比上年末的61.3%,下降了6.94%。牧原股份持有的货币资金余额为207.94亿元,远高于上年同期的121.98亿元。
可以看出,牧原股份2022年的债务偿付能力较2021年有所增强,杠杆率有所降低。
然而,养猪行业往往面临“猪周期”的考验。持续低位徘徊的猪肉价格、时时肆虐的非洲猪瘟,就像是横亘在养猪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近几年,河南有很多大型生猪养殖、屠宰企业接连陷入经营困境,甚至走向破产,它们有的曾经贵为主板上市公司,有的曾经列入国家级、省级农业龙头。
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以高杠杆手段,在超出自身能力的情况下进行全产业链或多元化投资扩张。
美的创始人何享健曾说过,“宁愿走慢两步,也不能走错一步”。可见求稳对企业发展来讲何等重要。
而生猪养殖行业和房地产一样,都有强周期属性,现金流对这类企业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,否则在行业大洗牌的时候,高杠杆现金流吃紧的企业很可能会被无情的埋葬。
想到这些,不禁让人觉得,高光时刻的牧原股份,真的如其董事长秦英林所讲在狂奔的同时还要给自己留点后路。
声明:本文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供分享,不作商业用途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撰文/编辑:时秦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