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年前,一场关于“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”的电视辩论引发热议。在诸多恶行或直接或间接关联“金钱”的同时,兑现幸福、资助贫困、回馈社会等善行,也无不彰显着人性的光辉。
今天,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,流量早已成为社会话题。关于流量的讨论很难绕开“金钱”的影响。“引流”“蹭流量”“顶流”“自带流量”“流量变现”等“新术语”的出现,影响着网络,也影响着身处网络之中的我们。
图源丨央视网
(相关资料图)
“震惊!”“为了家人一定要转!”“被删之前赶紧看!”……从网络谣言到网络暴力,从挑起对立到制造焦虑,流量的一面,是带血的利刃。
“政府开门晒粮”“巧克力大爷”……正能量作品、正能量声音,流量的另一面,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“身处局中”的我们,对流量真是又爱又恨。
01
通俗来讲,流量是反映人注意力的数据表现形式,本身并无立场,更谈不上好坏。
当数据成为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、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,左右流量的,实际上是生产者与消费者、政府与市场等的多方博弈。
为何“被流量牵着鼻子走”,不妨从下面几个维度进行探讨。
从个体的维度,表现自己、博取关注的欲望被过度放大
近日,“显眼包”一词屡登热搜,其本意是指做事爱出风头,到处丢人现眼的人。但在互联网语境下,其贬义意味大大削减——我们反感的,其实并不是“表现自己”,而是“哗众取宠”。
任何时代、任何场景,我们都有表达个性、自由创造的权利。但前提是有“度”。这个“度”,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法规、公序良俗,以及保持理性。
当移动互联网提供载体,流量提供资源与评价标准,每个人都可以是网络的主角,但流量有限,从竞争到争夺,从自我提升到不择手段,有些人的欲望像是被无限放大,坠入到对流量无止境、无底线的追求中。
从市场的维度,“流量变现”带来的利益诱惑走向失控
从制作产品到吸引流量,链条的终点都指向“流量变现”。而接商业推广、直播带货,是最直接的变现手段。如果只是到此为止,受众其实能够理解——有了收益,产品制作者就有更多资源和动力,进而创造更好的产品。但是,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相较于“付出努力并得到基本对等回报”,流量提供了另一种可能——放弃尊严或践踏他人尊严,比如低俗直播、自黑扮丑、盲目“PK”等,只要能吸引流量,就能得到“超额”回报。“良心博主”变成“流量乞丐”的先例,不在少数。
从平台的维度,监管引导缺位成为“唯流量论”的帮凶
对于部分媒体而言,当转瞬即逝的热点、社会关注的热度可以迅速抓住受众眼球,未经核实的信息、制造对立的话题、社会热点的炒作便都成为谋取流量的“捷径”,公众焦虑、宣泄情绪、同情弱者、围观猎奇等心理更是成为“流量宝典”。
对于部分平台而言,有时是“门槛”不够高,只需要提报简单的信息,即可拥有账号、发布内容。有时是“监管”有死角,无论是制定机制、还是实际执行,滞后性始终存在,钻空子、擦边球屡禁不止。有时候是“算法”漏洞,给“刷流量”“压热度”留下空间。无论是客观困难,还是主观不作为,或者是有意为之,部分平台更看重短期利益而忽略健康有序长远发展是事实。
图源丨央视网
02
身处“一切在线,万物互联”时代的我们,既影响着网络,也为网络所影响。当“流量乱象”反复上演,我们每个人随时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“受害者”。
公序良俗面临挑战
“在互联网上,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。”网络在隐去上网者姓名、身份以及社会关系的同时,也在无形中把社会责任与道德准则交给了“个人自觉”。虽然监管举措不断完善且愈发严格,但“生活中唯唯诺诺,网络上重拳出击”的现象仍屡屡刷屏。
宣泄恶意、出格言论、网络暴力,现实中不敢说的话、不敢做的事,正不断涌现到网络空间。矛盾、抬杠、对立,更令人胆寒的是,面具下的狂欢从来都不乏拥趸者,流量正成为情绪肆意发泄的帮凶。被无限放大的负能量,正成为当事人与全社会的“不可承受之重”。
网络空间遭受侵蚀
在“万物互联”的时代,娱乐八卦霸榜热搜,拉踩引战屡成热点,“低级红”“高级黑”层出不穷……“流量闹剧”带来的危害,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。
以“饭圈”乱象为例,对“流量明星”和“流量产品”的无底线推崇,让处于其中的各方,正在被流量劫持、洗脑、操纵。对行业而言,是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恶性循环。对受众而言,无论是氪金打榜、诱导集资的敛财行径,还是互撕谩骂、刷量控评的不良导向,不仅冲击着合理观点的表达、客观信息的传播,更对未成年人群体产生着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。
价值观念受到冲击
多元信息带来了多元需求,有需求的地方,就有流量。“流量导向”下,对于内容生产者而言,与其苦心钻研如何生产高质量内容,反不如迎合用户制造其想要的内容见效更快、更直接,这也是“算法乱象”饱受诟病的原因。或许只是几秒钟的停留,经过算法的判定机制与推送机制,相关内容瞬间刷屏。
流量并不代表质量。消费主义、享乐主义“吸睛”又“吸金”,“泛娱乐化”现象无处不在……常常有人在无意识中刷了数小时短视频,“感觉很开心”,却记不起看过的内容。当低级趣味、无意识麻木和非理性态度“大行其道”,无形中消解的,是我们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。
图源丨央视网
03
头部主播助农带货、传统手艺借网出圈、学霸分享学习经验……在“流量乱象”的另一面,流量也可以很“美好”。
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超10亿,互联网普及率超75%,作为流量导入与输出的主体,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理性对待与独立思考。
办网者,要正向引导流量
作为网络空间的“上游”,无论是官方主流媒体,还是个人社交账号,都需要放下“唯流量论”的执念,不要过分追求“泡沫点击”。有短视频平台考虑以“用户消耗时长”替代“播放量”等做法,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流量失控,更真实地展现作品质量,推动“流量为王”向“内容为王”转变。此外,类似“个性化套路”“大数据杀熟”等技术霸凌也应重视,不能让“算法”成为“算计”。
上网者,要理性对待流量
我们对流量有怎样的需求,正左右着流量“从哪儿来,向哪儿去”。最基本的,包括不要扮演“键盘侠”进行道德审判,不要被别有用心的“操盘手”带节奏,不要在舆论多次“反转”中妄下结论等。
此外,要有网络“主人翁”意识,从各级两会召开前的建言征集、到政务民生工作的意见征求,从转发推广优质作品、到坚决抵制负面声音,理性对待流量,敢于发声与正确发声同样重要。
兴网者,要让“正能量”产生“大流量”
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才是流量应往。从《三体》《流浪地球2》等作品引发的“中国科幻”热,到“云肩+学士服”“龙舟版速度与激情”等非遗文化“花样出圈”,再到《长安三万里》引发的“唐诗热”,崇德向善、文化自信等关键词,不仅自带流量,更“吸睛”流量。这些都提示我们,将打法和战术用在深挖内涵、做强产品上,才是“流量”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。
说到底,流量的善与恶、对与错并不是最重要的。真正重要的,是如何引导流量、运用流量、转化流量,让其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。而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意义与价值。
(山东宣传)
关键词: